首页

艾彩原创视频最新

时间:2025-05-29 01:38:47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75582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普京将访华 中方介绍有关安排和期待

林剑说,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近年来,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在多边领域保持良好沟通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国际最新报告: 开放数据几近成为全球公认和支持学术产出标准

江西武宁11月9日电 (记者 吴鹏泉)观渔文化歌舞表演、看秋捕盛况、尝巨锅鱼汤、逛“鱼”文创集市……9日,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Z世代”留学生,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沉浸式感受渔文化。

学者倡导多方赋能科创事业 实现跨学科创新价值

一是加快制定《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条例》既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惩治敲诈勒索行为,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的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理念一致。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规范“知假买假”者索赔行为,打击敲诈勒索等违法索赔行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让经营者安心经营。

南京高温持续 民众戏水觅清凉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正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4年,湖南省现代石化产业在建、拟建的重大项目有30个,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发布十大影响力案件和100件典型案例

城市当中,像哈尔滨,下周三最高气温将降至2℃。北京、天津、石家庄最高气温也会从本周末的20℃左右到下周一降至10℃出头,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